最早提出做“真租賃”的是民生金融租賃公司。當時有些人對此說法頗有微詞,認為租賃就是租賃,沒有真假之分。因此業界出現了大量實質上不以物為依托的租賃。因為沒有標的物的限制,租賃做的越來越像信貸。市場是做大了,“租賃”與其本質的東西偏離的越來越遠。
融資租賃的本質是承租人以融物的方式達到融資目的的交易?!逗贤ā啡谫Y租賃的司法解釋出臺前,對租賃標的物的爭論非常激烈,最終沒有寫入司法解釋。但通篇談的都是物,沒有一個字涉及債的問題。融資租賃的售后回租不是放貸行為,而是從承租人處購買租賃物的方式給承租人融通資金。但現在許多人都把它看成純金融的信貸行為。并按此操作、管理和監管。當其成為主流時,人們會問什么是真租賃。
什么是真租賃?
其實這個問題很好回答。按照《合同法》的規定“融資租賃合同是出租人根據承租人對出賣人、租賃物的選擇,向出賣人購買租賃物,提供給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出租人享有租賃物的所有權。”按照《物權法》規定“所有權人對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所有權人有權在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上設立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凡是租賃的操作符合這些法律規定,不管是直租還是回租,都在“真租賃”的范疇。
真租賃是以物為標的,出租人在擁有租賃物所有權的基礎上,以承租人支付租金為條件,給其設立用益物權(占有、使用、收益)的租賃。租賃公司沒有資格和權力拿別人的物出租獲利。
售后回租主要側重承租人的信用,對物的自身價值,以及帶來的控制風險能力和附加收益并不關心。融資租賃脫軌主要從這里開始。
沒有租賃物所有權的租賃,都不是真租賃。在現實的司法案例上常見“名為租賃,實為借貸,合同無效,退還本金”的案例,已經從法律上界定了什么是真租賃,什么是假租賃。
哪些是沒有租賃物所有權的租賃?
有時候我們以為自己擁有物件的所有權實際上并沒有得到,有意無意地把真租賃做成假租賃。什么是沒有所有權的租賃?
沒有辦理交付環節的動產租賃、沒有辦理不動產登記確權的租賃、不能固定資產化的無形資產租賃、沒有約定所有權的動產附合在不動產的租賃。這些問題多出在售后回租、房地產租賃和政府平臺項目租賃中。
租賃公司是否都在做的真租賃?
這就要看我們做的是有“中國特色”的融資租賃,還是與國際接軌的融資租賃?如果按中國特色的融資租賃來說,在創新的名義下,想怎么做就怎么做,都不為過。類信貸的業務讓租賃規模在短短幾年迅速超過2萬億,因其馳騁在信貸市場,算不上奇跡,反而有影子銀行嫌疑。
若按國際標準看,在各國不同的融資租賃中,只有一個指標是可以跨國比較的,那就是融資租賃的市場滲透率。即:當年通過融資租賃增添的設備占全國新增設備的比例。
按照本站從國家統計局得到的數據估算,中國融資租賃市場滲透率才8.66%。這比過去長期徘徊在3~5%有了顯著的增長。但和發達國家的15~30%還有一些距離。若以這個指標認定為真租賃的話,這幾年融資租賃行業整體上還長進不少。若按今年4月份的統計為準,設備工器具新增投資總額在2萬億,融資租賃市場規模也2萬億,融資租賃早就甩了30多年還沒有甩掉的“幼稚產業”帽子。然而這里的真租賃成分能占多少呢?融資租賃資產規??熠s上信托,但擺脫幼稚階段了嗎?
真假租賃都是市場的選擇
商人是逐利的。只要市場存在,政策上沒有限制,或有空可鉆,就有人去做。
簡單、熟悉操作規范的類信貸似租賃給企業帶來大量的商機和市場。因為是把資金交給承租人的操作,就算承租人是實體經濟企業,資金也不一定能用在實體經濟上。因此有影子銀行嫌疑。
直租依靠技術,靠復雜的管理。在有限的市場上,獲取更多的收益。因為直接服務實體經濟,被國家鼓勵更多的是這部分。
不管是直租還是售后回租,只要在市場上不出問題,蘿卜青菜各有所愛,兩種做法在中國都會持續下去。這就是為什么租賃規模與市場滲透率同漲的原因。
按照《合同法》的規定,通常人們以為融資租賃是兩個合同(購貨合同、租賃合同)三方當事人(出租人、承租人、供貨商)的交易。按照市場的法則,沒有第三方出資人,僅靠自有資金做業務,租賃公司不能可持續發展。前幾年貨幣流動性非常充裕,租賃公司資金來源通暢,人們都偏重售后回租也就不足為奇。不需要抱怨,也沒什么值得炫耀的地方。
融資租賃業為什么要轉型?
要分析這個問題首先要看融資租賃為什么會紅火,現在的市場是否還會給租賃公司這個機會。
融資租賃的第三次起飛還要從銀行進入融資租賃業開始。銀行的充裕資金加上類信貸租賃業務,又是面對大型國企、央企,不動產和政府平臺項目。租賃規模很容易飛速增長到天文數字量的水平。金融租賃公司為了擴大業務,不斷增加資本金以保資本充足率在安全范圍。商務部管轄的租賃公司有些依靠知識和技術,早已突破1:10的交易規模。
盡管金融機構的金融租賃公司被納入信貸規模管理。隨著銀行間同業業務的不斷創新和飛速發展,以各種方式規避了信貸規模的限制,大量的資金進入融資租賃業。非金融機構的融資租賃也搭此順風車租賃規模一路飚漲。類信貸的租賃突破融資租賃以物為本的界限,市場因此無限擴充,從火箭似增長變為幾何爆炸似增長。
十八大三中全會以后,中國經濟體制進入全面轉型期。如果沒有國家經濟二次改革,沒有國家的頂層設計從市場源頭進行改變,經濟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租賃行業的火爆市場也不會改變。由于經濟過熱帶來一系列負面影響,迫使經濟改革需上升至政治改革層面??刂瀑Y金市場流動性的頂層設計,從根上控制經濟過熱的資金來源,迫使過熱領域被動轉型。
在改革的頂層設計的影響下,租賃公司原來的市場已發生改變。租賃公司若不為此轉型的話,將面臨著大浪淘沙被淘汰的危險。
近期在經改的頂層設計下,出臺了那些迫使租賃公司要轉型的政策?
· 影子銀行示警
§ 國辦發[2013]107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影子銀行監管有關問題的通知》中提醒:“融資租賃等非金融機構要嚴格界定業務范圍,……融資租賃公司要依托適宜的租賃物開展業務,不得轉借銀行貸款和相應資產。”這個文件只針對融資租賃公司。金融租賃公司因為其經營性質與融資租賃有所不同,因此不在影子銀行嫌疑之列。
· 規范金融機構同業業務
§ 五部委聯合發文,銀發[2014]127號《關于規范金融機構同業業務的通知》規范“同業拆借、同業存款、同業借款、同業代付、買入返售(賣出回購)等同業投融資業務。”防止“部分業務發展不規范、信息披露不充分、規避金融監管和宏觀調控等問題。”在鼓勵金融創新、維護金融機構自主經營的前提下,按照“堵邪路、開正門、強管理、促發展”的總體思路,就規范同業業務經營行為、加強和改善同業業務內外部管理、推動開展規范的資產負債業務創新等方面提出了十八條規范性意見。
§ 租賃公司需要的金融機構同業出表資金,在用途上將受到嚴格監管。資金通道業務將受限。
· 控制貨幣流動性
§ 流動性過剩主要是貨幣發行太多。收縮貨幣發行量,提高存款準備金率是政府高層對經濟改革的頂層設計。當都感到緊張時,符合資金流向實體經濟的銀行就會獲得“定向降準”,引導資金向宏觀調控鼓勵產業方向流動。租賃公司要想從銀行信貸渠道獲得資金用在房地產租賃、政府平臺融資等項目上。能否還能繼續獲得資金來源,值得關注。
· 國企深度改革
§ 國企改革屬于政治體制改革+經濟體制改革。十八大政治改革的重點之一就是國企改革。通過反腐、公平處罰、增加利潤上繳比例、改制成混合經濟體系,拆分龐大機構等,國企、央企已經改變了自身的性質。其信用度會比以前有很大差別。租賃公司的客戶群為此需要做相應調整。
· 地方政府自行發債
§ 財政部公布關于印發《2014年地方政府債券自發自還試點辦法》的通知。經國務院批準,2014年上海、浙江、廣東、深圳、江蘇、山東、北京、江西、寧夏、青島試點地方政府債券自發自還。財政收入若用來還債,政府平臺項目的融資的還款來源就難以得到保障。筆者以為這是國家在給地方政府過度變相融資解套。老的平臺項目還款資金還沒有落實,再開新項目就是險上加險。
§ 2012年12月底,財政部聯合央行、銀監會和發改委下發《關于制止地方政府違法違規融資行為的通知》(下稱463號文),重點要求各地方政府、機關事業單位等,不得出具擔保函、承諾函、安慰函等直接或變相擔保協議。租賃公司拿到的所謂承諾函、人大決議等任何形式的政府擔保都是無效。
· 資本市場逐步放開
§ 隨著經濟體質改革,直接融資的市場逐步開放。目前租賃公司可直接融資的市場有:租賃資產保理、租賃資產證券化、租賃資產交易市場、租賃基金、險資入市租賃、租賃資產信托計劃、租賃公司上市融資、轉租賃、委托租賃等。
· 飛機租賃出臺新政
§ 原來被中航材壟斷的飛機采購業務已經放開。租賃公司可直接采購飛機,開辦經營租賃業務和售后回租業務。因為金額巨大,客戶群很小,不是對飛機租賃掌握比較深的技術,很難開展真正的飛機租賃,獲取其背后的巨大利潤。
還有許多政策的改變在影響著融資租賃業。鑒于篇幅問題,不在這里贅述。
融資租賃業開始轉型了嗎?
融資租賃前30年的發展,主要依靠信貸方式推動。二次經濟改革后,貨幣的流動性開始受限,資本市場逐步開放,租賃由信貸推動的方式將逐步向資本推動方式轉變。租賃公司的經營方向,更多的將是根據出資人意愿去發展。租賃資產的收益,必將要滿足出資人的最低要求。租賃公司再以壓低利率競爭,形成的租賃資產很難進入資本市場。
政策和市場的變化將迫使租賃公司進行經營轉型?,F在有些大的租賃公司已經在中小租賃公司的市場里“掃貨”,擴大中小企業和實體經濟的市場份額。已經讓人感受轉型已從口號變為行動。新經濟體現一可快“字”。誰先下手,誰就能最早占領或壟斷這個市場。
融資租賃是資金密集型產業,資金的流動性壓縮了,銀行同業業務受壓、受限。租賃公司若還是以做資金通道業務為主。依靠銀行信貸推動的租賃公司資金來源必然也會受阻。因此租賃公司必須要轉型,要給銀行一個租賃公司沒做通道業務,確實服務實體經濟的貸款理由。否則提供資金的銀行得不到“定向降準”,也沒有閑錢給租賃公司做業務。
并不是所有的租賃公司都有轉型的需求。只要資金來源充裕,客戶群信用依然保持那么好。租賃公司的轉型愿望或許沒那么大。
形勢比人強。不管你是否愿意,隨著國家經濟改革浪潮的沖擊,租賃公司轉型是早晚的事情。
融資租賃轉型后的市場在何方?
正如融資租賃紅火時是依靠市場推動?,F在的轉型依然需要依靠市場。然而當經濟開始步入下行階段,部分傳統產業競爭過度,市場空間還有多大?沒有這個市場空間租賃公司朝哪個方向轉,是當前許多租賃公司面臨的新課題。
融資租賃主要的適用領域是添置機械設備。只要中國的工業化沒有完結,理論上講融資租賃的市場空間在此就是存在的。為什么有些租賃公司覺得現在想投的產業似乎都飽和了。租賃的市場空間并不像理論上那么大?
中國的工業化進程雖然還沒用完成。但許多傳統產業的競爭進入飽和期。日新月異的技術變革,導致許多產業即將滅亡或從此滅亡。租賃物件也因技術更新太快而迅速貶值。因此租賃公司今后進入的市場是:
· 早晨10點鐘的朝陽產業。此時產業的收益率適中,也沒有將被淘汰或競爭過度的現象存在,租賃公司在此有一定的發展空間。
· 有些能源產業、資源企業、離不開的市政工程。這樣的產業只有旺季和淡季,不會消亡。租賃公司進入這樣的產業租金早晚能收回。
· 母公司資源產業。租賃公司若沒有租賃經驗,可先借助股東資源和市場小試牛刀,待經驗成熟,管理體系建立后再走向社會市場。
· 隨著科技進步,今后的產業會此消彼長,不管不斷變化。為了應對這種變化,依靠租賃公司的核心競爭力,經營幾個租賃公司具有專業特長的產業,儲備一個擬進入的產業,開發一個新領域的產業。在熟悉的領域里,在完整的產業鏈上,有限多元化地開發市場。一個產業吃一輩子的時代即將過去了。在動態中發展,在創新中求生是租賃公司的未來的生存之路。
源自:融資租賃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