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報》
在經歷了全球金融危機的洗禮之后,制約中國發展的一些深層次問題已得到了應有的重視。與以往相比,中國的“十二五”規劃具有更高的立足點和更有實效的行動方針,而中國的經濟也將得到更持續、更健康的發展。從而,更廣闊的市場將呈現在人們面前,無論是宏觀層面還是微觀層面都將變得更為豐富、更為和諧。因此,2011年在某種程度上可被視為中國經濟轉型的發端之年。這一年,也將成為中國經濟再上一層樓的上升點' j/ i& M& q: J# I
“十二五”規劃——中國經濟的“上升點”
p9 ~5 _( X: V
作為“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2011年無疑對中國的發展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也注定將成為中國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在經受過金融危機的洗禮之后,這個經歷了三十年改革開放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已基本完成了對其經濟和社會發展問題的全方位檢視。與此相應,其未來發展戰略也已逐步變得清晰和明確。
l; ]' y7 c) B
綜觀“十二五”規劃,其戰略在整體上可以歸納為兩個方面:一、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與以往相比,中國的經濟發展將更加注重整體協調性。同時,產業升級及產業結構的調整也將成為未來中國經濟建設的主基調。二、社會利益分配結構的調整——在2011年的兩會期間,民生問題已成為全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
無論是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還是對社會利益分配結構的調整都指向了一個根本目標——為中國進一步崛起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不僅將使中國經濟在未來的市場中更有競爭力,同時產業升級本身也將產生出巨大的設備需求空間;在世界經濟尚未完全復蘇的情況下,中國依靠產業升級與內部建設的提速將在很長的一個時期內獲得巨大而穩定的成長空間。諸如保障房建設、醫療改革、教育改革、基礎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高新技術產業、裝備制造業、環保產業、文化產業等方面的措施,都為今后一段時期內的經濟增長提供了清晰可見的發展路徑。而社會分配結構的調整將使得人們有更好的條件和意愿進行消費與投資。9 O% |9 [0 r$ o3 U
綜上所述,在經歷了全球金融危機的洗禮之后,制約中國發展的一些深層次問題已得到了應有的重視。與以往相比,中國的“十二五”規劃具有更高的立足點和更有實效的行動方針,而中國的經濟也將得到更持續、更健康的發展。從而,更廣闊的市場將呈現在人們面前,無論是宏觀層面還是微觀層面都將變得更為豐富、更為和諧。因此,2011年在某種程度上可被視為中國經濟轉型的發端之年。這一年,也將成為中國經濟再上一層樓的上升點。
?0 R$ l9 G% d
融資租賃——金融創新的前沿陣地. p, i( y8 `3 `
現代融資租賃業產生于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其后由于其本身所具備的諸多先天優勢,在世界各地獲得了快速發展。目前,融資租賃在歐美發達國家已成為僅次于銀行貸款的第二大融資方式,每年全球交易規模已超過7000億美元。
再觀中國,自上世紀80年代初誕生至今,中國融資租賃業已擁有超過30年的經營歷史。截至目前,融資租賃已在航空、醫療、印刷、工業裝備、船舶、教育、建設等領域成為主流融資方式,并已助推相關行業持續、快速的發展。過去三年,中國融資租賃業的復合增長率超過了50%,其增速在金融行業中處于領先地位。面向未來,作為一種創新金融服務,中國融資租賃業仍是中國大陸版圖上的“朝陽產業”,未來發展空間巨大,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s% ~0 v) k# d1 C0 b+ [: L
首先,在“十二五”規劃的藍圖框架下,中國融資租賃業所依附的“土壤”—中國GDP在未來五年仍將保持較快增長。而進一步分析中國的GDP結構,可以看出,第二產業,即制造業,約占GDP的一半。這樣的產業結構使以設備為依托和載體的融資租賃的經營方法有了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R7 B, q% R3 o4 a' S
其次,隨著“十二五”規劃的逐年實施,中國城市化、工業化步伐的大力推進,傳統行業的產業升級,新興行業和裝備制造業的快速發展,民生工程如保障房建設、中西部基礎設施建設、以及“醫改”、“教改”的穩步落實,與此相關的固定資產和新增設備的投資需求將持續增長。這也為融資租賃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發展機遇。
?; y+ C- N- L: X& x: I: a
而且,中國的融資租賃業,雖經過數年的快速發展,已初具規模,但與西方成熟國家的交易規模和租賃滲透率相比,仍相去甚遠。根據世界租賃年鑒2011統計,中國2009年的融資租賃交易規模為410億美元,而市場滲透率僅為3.1%,不僅與美國(17%)、德國(13.9%)等發達國家相差甚遠;甚至與同為“金磚四國”的巴西(23%)也不可比擬。從而可以看見,西方主要發達國家融資租賃業的今天將是中國融資租賃業的未來。2 t3 f3 x a5 h7 M
" h E9 B8 y0 E3 T5 ~+ p
此外,中國金融資源的配置是不均衡的。舉例來說,中國中小企業貢獻了中國60%的GDP,而傳統的銀行貸款只有37%的配給。這種資源配置的不平衡將為融資租賃業的發展帶來巨大的中小企業融資需求。而且,自去年以來,國務院及其下屬各部委多次發文強調了非銀行金融機構發展的重要性,強調了發展中小企業融資服務的重要性。因此,融資租賃在中小企業融資領域的發展也符合國家的政策導向。2 I) K& x( |5 Z, `1 |6 R
綜上,快速增長的中國經濟,以制造業為主的產業結構,遠未成熟的融資租賃以及潛力巨大的中小企業資金需求等將共同為融資租賃業的發展構筑起良好的外圍需求環境。
融資租賃公司——產業與金融結合的最佳紐帶: V2 P# p8 I z, W `) z
M* N Y* n; ?
從行業微觀的運營主體來看,歷經30多年的發展,截至2010年底,中國已有超過200家的融資租賃公司。按股東背景,可以分為三類:
z7 L( q1 a( j
第一類是主要股東為銀行的銀行系租賃公司,以國銀租賃、工銀租賃等為代表,其特點是對大股東銀行的依賴性較強,業務項目來源于股東銀行內部推薦,客戶定位于國有大中型企業,業務集中于飛機、基礎設施等大資產、低收益的大型設備領域,業務類型分布于以回租賃為主。& g5 D2 [ l3 K/ b% o( v
第二類是主要股東為設備制造廠商的廠商系租賃公司,以中聯重科租賃、西門子租賃、卡特彼勒租賃等為代表,其客戶絕大部分集中于設備廠商的自有客戶,租賃物件一般為廠商自身設備,以直租賃交易結構為主。
第三類是主要股東既非銀行也非廠商的獨立第三方租賃公司,以遠東宏信、華融租賃為代表,他們為客戶提供包括直租賃、回租賃等在內的、量身定制的金融及財務解決方案,滿足客戶的多元化、差異化的服務需求。其業務本質是以設備為載體提供融資服務,是金融資本和產業資本在市場上相互滲透與結合的產物。
p1 @' U5 S( O
因而,區別于傳統的金融服務機構,融資租賃公司的真正使命是成為將產業和金融結合的最佳紐帶。這種獨特的商業模式不僅僅代表了整個中國融資租賃業的發展趨勢,同時也代表了中國創新金融服務的前進方向;即,誰能成為產業和金融結合的最佳實踐,誰就將成為整個融資租賃業的領路人、也將成為中國創新金融服務業的先行者。- A/ c( R/ H9 J1 i3 a6 y8 T8 \& G& g
近年來,憑借著這種商業模式的先行實踐,中國已涌現出一批以融資租賃為基礎性業務的創新金融服務商。他們領先的商業模式推動了中國融資租賃業的發展,也引領了中國融資租賃業未來發展的方向。6 H: B& @) b1 [) J
+ d9 i& t' e7 q3 n- I8 m9 D; L
面向未來,在“十二五”規劃的指引下,在下一個五年的戰略區間內,伴隨著中國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和經濟結構的轉型,在工業裝備、建設、印刷、航運、醫療、教育、航空等行業將產生龐大的設備融資需求,而中小企業將日益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中流砥柱,這些都為中國融資租賃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和巨大的市場空間。因此,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中國融資租賃業將持續高速發展,踐行成為產業和金融結合的最佳紐帶,并對國民經濟各行業的發展和“十二五”規劃的實現起重要的助推作用。
《國際金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