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a√片在线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狠狠综合-欧美成人免费香蕉-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国产馆v视影院

信貸收緊成本倒掛 中小企業漸成租賃業新寵

文章來源:
發布時間:2011-07-22

摘自《中國經營報》 作者 梁宵 2011年07月16日

  高歌猛進4年后,金融租賃公司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

  “現在是嚴重的成本和利潤倒掛,如果持續下去,就相當于一直在放血,哪家都受不了。”某銀行系金融租賃公司相關負責人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

  隨著銀行存款準備金的再次上調,各家金融租賃公司自年初開始就感受到的陣陣寒意正在慢慢成為一個嚴峻的危機,而看似具有先天優勢的銀行系影響更甚。

  銀行系首當其沖

  對于70%~80%的資金來源于銀行貸款的金融租賃公司而言,融資渠道單一的潛在威脅,正由于信貸收緊而被引爆。“融資租賃渠道非常單一,因此對宏觀政策非常敏感。”上述銀行系租賃公司負責人表示。

  “現在金融租賃公司的資金壓力很大,我們從銀行拿到的資金成本基本都上調30%。”另外一位要求匿名的非銀行系租賃公司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他們從銀行拿到的資金一般會達到12%的利率。

  與之相比,銀行系的租賃公司顯然更具融資優勢,上述銀行系負責人透露,目前他們拿到的利率只有8%左右。

  “盡管融資成本較低,但是由于客戶和業務構成的原因,銀行系受到此次信貸收緊的影響應該更大。”前述銀行系租賃公司負責人分析,銀行系主要業務為船舶、飛機等大型設備,投入很高,投入周期長,流動性很差;相比之下,做中小企業的公司則議價能力強,可以根據市場情況及時調整,比較靈活。

  這正是慣于“壘大戶”的銀行系金融租賃所面臨的尷尬境地——融資成本日益攀升,但是收益率卻很難上調。上述銀行系的負責人坦言“公司對大客戶的議價空間很小”。

  據其介紹,該銀行系租賃公司今年有75%以上的租賃資產都是3年前的存量,而彼時融資成本在3%~4%左右,租賃資產回報率達到6%,利潤空間有2~3個百分點。不過,這些都已然成為昨日云煙。

  “這些資產的業務周期至少在五六年以上,但現在我們的融資成本已經達到8%,資產收益仍然是6%,明顯出現了成本與利潤倒掛。”他表示,鑒于銀行系的項目一般都是億元級別,這部分倒掛缺口所產生的絕對損失就更加讓人擔憂。

  這也是幾乎所有銀行系金融租賃公司共同的挑戰——由于它們的業務模式就是“拿短期、放長期”,那么當低成本的融資優勢不復存在時,銀行系的金融租賃公司必然會面臨極高的成本壓力。

  融資渠道難解

  不過,危機的另一面,商機已經顯現。

  在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租賃業委員會常務副會長屈延凱看來,這對金融租賃公司來說未嘗不是一個機會,“之前各家都缺乏轉型的觀念,現在是時候來拓展一下融資渠道。”他指出,租賃公司的上市、發債、與信托等其他金融機構的結合,都是可能的轉型選擇。

  但是實踐起來卻并不容易。“打通這些渠道非常困難,短期內都不能解決問題。”以發債為例,上述銀行系租賃公司負責人反映,債券的缺陷是規模太小、周期太長,所謂“遠水解不了近渴”,再加上發債也不可能是常態,很受局限。

  已經有先行者開始嘗試解決融資難題。據記者了解,銀行系的金融租賃公司已經開始進行更多的融資嘗試,比如與銀行和信托機構溝通,計劃將部分存量資產分拆打包成理財產品或者信托產品,以低成本的社會資金來彌補資本充足率的限制。

  “銀行系金融租賃公司的資產都是央企項目,非常優質,能夠帶來穩定的收益。”屈延凱表示,“而且由于房地產信托受阻,信托公司也急于尋找新的投資標的,正好是金融租賃轉型的一個契機,既能滿足投資者的收益率,又能使流動性得到跨行業的配置,這是多方共贏的局面。”

  遺憾的是,大多數金融租賃公司還很難分享上述契機。多數接受采訪的金融租賃公司都表示,“之前大家都在拼市場規模,忽略了其他融資渠道的鋪設,危機來的太快,轉型還沒有準備好。”

  而據記者多方了解,目前大多數信托公司對此項業務也不是太有興趣,“信托收益一般在8%以上,而金融租賃產品盡管收益穩定,但是不符合信托客戶的收益訴求。”某第三方信托渠道商甚至對記者直言,他們不會代理此類產品。

  開拓中小企業業務

  在上述銀行系租賃公司負責人看來,租賃公司的融資風險問題已經日益嚴重,理財和信托即便可行,也不能徹底解決這個問題。“這些都是短期資金,不能解決銀行系融資租賃以短套長、資金錯配所帶來的天然性風險;如果能夠打通保險、社保、甚至外儲的融資通路,才是最有效的途徑。”

  相比于融資渠道的艱難探索,調整客戶渠道似乎是銀行系租賃更為有效的轉型路徑。據記者了解,工銀租賃在此方向上已經先試先行,僅今年上半年,工銀租賃就累計向62家中小企業提供設備融資租賃近17億元,并計劃在2011年年底達到100個億的規模。

  “中小企業的收益率更高,能夠達到12%~13%。”前述銀行系租賃公司負責人認為,“這樣也能夠化解不斷上漲的融資成本。”

  而一直以來,中小企業一直是銀行系租賃公司滲透最小、甚至尚未開發的領域。屈延凱指出,銀行系金融租賃公司涉足中小企業業務缺乏行業經驗,而且按照政策規定不能設立分支機構,對租賃物的管理成本很高,風險也大。

  顯然,并不是所有的銀行系租賃都有能力切入中小企業業務。“銀行系租賃不一定直接介入中小企業的業務,它可以支持具有一定行業地位和專業能力的行業性金融租賃公司,讓其直接從事租賃,分享后者的債權收入,這種模式可能比銀行系租賃直接對中小企業開展業務更好。”屈延凱如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