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a√片在线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狠狠综合-欧美成人免费香蕉-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国产馆v视影院

融資租賃七大法律問題的域外經驗

文章來源:廣東瑞銀融資租賃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4-06-11

         2008年,全國共審理880件融資租賃案件,而2013年數字就到了8530件。與案件的激增產生反差的是相關立法工作的一波三折。融資租賃在2003年就被列入了單獨立法計劃,但一直到2009年都未能成型;后來,最高院在2010年啟動了司法解釋的起草工作。2014227,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關于審理融資租賃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該解釋于31起正式實施。

最高法院民二庭歷時三年的起草歷程,本文摘編2013年司法解釋起草小組赴美參加“世界融資租賃大會”后提交的考察報告。從美、德、法三國相關法律制度的構建,我們可以看出司法解釋起草工作中前瞻性與審慎性的考量。

 一、關于行業準入問題

 美國:實踐中尚沒有行業準入或融資租賃公司設立許可制度。而且,對于個人經營者以個人的名義從事融資租賃業務,美國也沒有限制性規定。但是,實踐中個人通常都會選擇設立公司來經營此項,以取得公司有限責任制度方面的保護。美國融資租賃業界十分關注我國司法解釋中的制度設計,對于動產特別是飛機融資租賃而言,實踐中外國公司通常采取的事聯合租賃的方式,即由外國公司聯合其在我國設立的外商投資企業或其他的合作企業共同作為出租人開展業務。

德國2009年之前,設立融資租賃公司沒有準入批準的要求,但是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德國加強了監管管理,在2009年之后設立融資租賃公司有審批要求。

法國:融資租賃公司準入要求最為嚴格。融資租賃、融資擔保、保理等在法國均屬于金融類業務,無論是設立,還是營業管理,在該國之星的事銀行類監管制度,個人不允許以個人名義從事融資租賃業務。法國法律界人士認為,嚴格的監管制度是該國在2008年金融危機中未受重大沖擊的主要原因。

 

附:

《關于審理融資租賃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司法解釋”)第三條根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承租人對于租賃物的經營使用應當取得行政許可的,人民法院不應僅以出租人未取得行政許可為由認定融資租賃合同無效。

 

二、關于租賃物范圍問題

 1. 不動產能否進行融資租賃

各國:沒有限制。

但由于住房抵押貸款的成本低于融資租賃的成本,在實踐中幾乎沒有人開展此業務。

 2. 軟件產品、服務能否進行融資租賃

美國、法國:沒有限制。

德國:滿足出租人對租賃物擁有所有權的條件要求即可。

三國都認為服務需要依托于產品或軟件。

 3. 收費權能否進行融資租賃

各國:收費公路較少,故無制度方面的設計。

 

三、關于租賃物登記公示制度的問題

 美國、德國:對一般動產包括融資租賃的標的物,采取自愿登記用戶權,登記系統由獨立組織建立,由地方政府指定的專門機構進行動產登記。出租人對登記的標的物擁有對抗第三人的權利。

法國:登記制度比較完善。對出租標的物出租人可以在商事法庭予以登記,出租人對登記的標的物擁有對抗第三人的權利。

 

附:

司法解釋第九條 承租人或者租賃物的實際使用人,未經出租人同意轉讓租賃物或者在租賃物上設立其他物權,第三人依據物權法第一百零六條的規定取得租賃物的所有權或者其他物權,出租人主張第三人物權權利不成立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出租人已在租賃物的顯著位置作出標識,第三人在與承租人交易時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物為租賃物的;
(二)出租人授權承租人將租賃物抵押給出租人并在登記機關依法辦理抵押權登記的;

(三)第三人與承租人交易時,未按照法律、行政法規、行業或者地區主管部門的規定在相應機構進行融資租賃交易查詢的;
(四)出租人有證據證明第三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交易標的物為租賃物的其他情形。

 

四、關于出租人取回權行使的問題

 1. 如何行使取回權

各國:與我國制度類似,一方面支持出租人合法的自力救濟行為,同時,如果出租人不能合法自力取回時,可以由法院提供國家公權支持。至于這樣的請求到底屬于訴訟程序還是直接的申請執行程序,由于各國有關審判程序和執行程序需要分離的理念和制度設計與我國不同,故因缺乏相同的法律概念體系而難以找到明確的答案。

 2. 如何提高程序效率

德國:通常在判決書中判令承租人支付全部租金,并指定義務履行的期間;同時,還判令如承租人在指定期間不履行前述支付租金之義務的,出租人有權取回租賃物。

 3. 租賃物取回后是否需要清算

各國:需要清算。各國法院鼓勵當事人自愿協商租賃物價值,協商不成的,法院查明市場公允價格;收回的租賃物價值超過承租人欠付的租金、其他損失和其他費用(包括律師費、稅款)的部分,承租人可以要求返還。三個國家還非常強調出租人的減損義務,要求出租人取回標的物后應誠實信用行事,盡快以公平價格處置租賃物,誠實公平等概念的標準由法官裁決。

 4. 出租人行使取回權的條件

各國:屬于合同自治范疇。實踐中的合同條款通常都約定將承租人欠付兩次租金作為出租人行使取回權以及解除合同的條件。

 5. 法院是否可以調整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條款

各國:法院不支持不公平的合同條款。

 

附:

司法解釋第二十一條 出租人既請求承租人支付合同約定的全部未付租金又請求解除融資租賃合同的,人民法院應告知其依照合同法第二百四十八條的規定作出選擇。
出租人請求承租人支付合同約定的全部未付租金,人民法院判決后承租人未予履行,出租人再行起訴請求解除融資租賃合同、收回租賃物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合同法》第二百四十八條 承租人應當按照約定支付租金。承租人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不支付租金的,出租人可以要求支付全部租金;也可以解除合同,收回租賃物。
司法解釋第二十二條 出租人依照本解釋第十二條的規定請求解除融資租賃合同,同時請求收回租賃物并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前款規定的損失賠償范圍為承租人全部未付租金及其他費用與收回租賃物價值的差額。合同約定租賃期間屆滿后租賃物歸出租人所有的,損失賠償范圍還應包括融資租賃合同到期后租賃物的殘值。

司法解釋第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出租人請求解除融資租賃合同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一)承租人未經出租人同意,將租賃物轉讓、轉租、抵押、質押、投資入股或者以其他方式處分租賃物的;
(二)承租人未按照合同約定的期限和數額支付租金,符合合同約定的解除條件,經出租人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不支付的;
(三)合同對于欠付租金解除合同的情形沒有明確約定,但承租人欠付租金達到兩期以上,或者數額達到全部租金百分之十五以上,經出租人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不支付的;
(四)承租人違反合同約定,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的其他情形。

 

五、關于限制解約或限制賠償額條款的效力問題

 美國:法院非常尊重當事人的意思自治。至于這些條款是否會造成出租人對承租人的壓迫問題,因美國融資租賃實務中保險公司發揮著重要作用,當事人對因上述條款可能產生的損失可以提前預期并通過保險分散風險。

德國、法國:1993年歐盟發布了《消費者合同不公平合同條款指令》,故就涉及消費者的合同而言,限制解約或限制賠償額條款要受該指令的約束。對于商事合同而言,基本原則與美國一致,認可這些條款的效力。

 

六、關于融資租賃法律關系中兩份合同、三方當事人的法律關系問題

 各國:認可兩份合同、三方當事人的法律框架,認可買賣合同無效時可能影響租賃合同的效力,也認可在承租人與出賣人的訴訟中,出租人可以作為第三人參加該訴訟。但是,他們認為,租賃合同無效對買賣合同效力產生影響的情形,以及在租賃合同糾紛中需要出賣方參加訴訟的情形是非常不常見的。

我國概念體系中合同無效的內涵比美、德、法三國要狹窄,特別是在美國,凡是法院不予強制執行的合同都可以稱為無效,其中包含我國概念中的不生效、可撤銷等情形;我國訴訟中第三人的條件和強制性要求相對于上述三個國家也更為嚴格,這導致在交流和借鑒中均存在一定的障礙。

 

附:

司法解釋第十六條 融資租賃合同因買賣合同被解除、被確認無效或者被撤銷而解除,出租人根據融資租賃合同約定,或者以融資租賃合同雖未約定或約定不明,但出賣人及租賃物系由承租人選擇為由,主張承租人賠償相應損失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出租人的損失已經在買賣合同被解除、被確認無效或者被撤銷時獲得賠償的,應當免除承租人相應的賠償責任。

司法解釋第十八條 出租人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承租人對出賣人索賠逾期或者索賠失敗,承租人要求出租人承擔相應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一)明知租賃物有質量瑕疵而不告知承租人的;
(二)承租人行使索賠權時,未及時提供必要協助的;
(三)怠于行使融資租賃合同中約定的只能由出租人行使對出賣人的索賠權的;
(四)怠于行使買賣合同中約定的只能由出租人行使對出賣人的索賠權的。

司法解釋第二十四條 出賣人與買受人因買賣合同發生糾紛,或者出租人與承租人因融資租賃合同發生糾紛,當事人僅對其中一個合同關系提起訴訟,人民法院經審查后認為另一合同關系的當事人與案件處理結果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的,可以通知其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

 

七、關于破產程序中出租人和承租人的權利保護問題

 1. 承租人破產

美國:破產程序需執行《聯邦破產法典》的規定。就融資租賃合同而言,租賃物不屬于破產財產,如果承租人破產,其可在30~60日的期限內決定是否繼續履行合同。如果其選擇履行合同則必須支付租金,但可就已逾期的租金進行重組;如果選擇終止合同,則必須歸還租賃物并賠償損失。

德國、法國:程序上與美國以及我國類似。

 2. 出租人破產

美國:出租人擁有繼續履行合同或終止合同的選擇權。對于后者,合同終止后,其取回出租物的,應承擔對承租人的損害賠償責任。

德國:出租人無權以此為由解除合同。如果其解除合同則構成對承租人平靜占有租賃物權利的損害,應負賠償責任。

法國:實踐中沒有融資租賃公司破產的先例。

                                                                      ——源自天同訴訟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