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實體產業的血脈,實體產業是金融的根基。金融租賃具有“融資+融物”的獨特屬性,是金融與實體產業共融共生的典型業態,能夠與傳統銀行信貸差異互補,精準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作為國內首家銀行系金融租賃公司,工銀租賃成立近14年來,全面傳承工商銀行經營理念和企業文化,時刻心懷“國之大者”,堅守金融報國初心使命,緊扣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脈搏,構建起航空、海事、境內綜合租賃三位一體的業務布局。特別是公司黨委自2016年成立以來,在工商銀行黨委的正確領導下,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切實強化公司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重要作用,堅持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認真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扎實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持續發揮基層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不斷增強金融租賃的穩定器、加速器效應,支持中國航空業、航運業、裝備制造業發展,為探索中國金融租賃行業發展道路和商業銀行綜合化發展道路積極貢獻力量。
航空租賃托起航空中國夢支持中國航空運輸業、航空制造業發展
工銀租賃充分發揮航空租賃業務的融資中介作用,在為國內航空運輸業拓寬高端機型引進渠道的同時,大力推動國產飛機市場化、國際化進程,為中國航空制造業提供優質金融服務。截至2021年6月,工銀租賃經營管理飛機790架,機隊價值位居同業國內第一、全球第八。
支持中國航空運輸業發展。多年來,工銀租賃與全球知名飛機制造商合作,發揮橋梁紐帶作用,降低航空公司引進國外高端機型現金流壓力,提升機型引進靈活性。2009年底,工銀租賃在天津東疆保稅港區開展全國首單飛機租賃業務,通過保稅租賃為國內航空公司引進2架高端機型,一舉打破了外資租賃公司長年對中國飛機租賃市場的壟斷局面。其后,工銀租賃持續強化國內市場拓展,與國內主要航空公司深度合作,以靈活的融資方案助力引進新機型、新技術、新裝備,有效降低融資成本,為中國航空運輸業轉型發展提供充沛金融動力。
深入落實工商銀行與中國商飛戰略合作協議,支持中國航空制造業突出重圍、走向世界。工銀租賃充分發揮自身在航空金融領域的專業化優勢,與中國商飛持續開展多層次戰略合作,逐步探索構建起國產飛機金融支持體系。2011年,早在C919大型客機研制階段,工銀租賃就與中國商飛簽署了45架國產大飛機采購訂單。2016和2020年,工銀租賃先后與中國商飛簽署兩輪《航空金融助力國產大飛機發展三年行動計劃》,依托工商銀行集團資源提供全方位、全產業鏈的金融服務。目前,工銀租賃是中國商飛的最大訂單客戶,合計持有C919、ARJ21兩款國產飛機訂單130架,并持續與國際主流評估公司溝通,努力提升國產飛機估值,增強全球市場影響力,支持中國商飛成功拓展歐洲、東南亞、非洲等市場,通過開拓全球新需求激發國內新供給,推動中國航空制造業不斷發展壯大。
在助力托起航空中國夢的征程中不斷提升自身高質量發展水平。今天的工銀租賃已成為全球知名的航空租賃公司,在航空租賃領域譜寫了一個又一個輝煌篇章。2017年9月,工銀租賃完成天津東疆保稅港區引進的第1000架租賃飛機交付,樹立了我國飛機租賃行業從“1”到“1000”的新里程碑。2018年3月,工銀租賃在香港設立全資子公司工銀航空租賃,開啟航空租賃特色化專業化運營新階段。2018年,工銀租賃與中國商飛合作完成首筆國產ARJ21飛機租賃業務,為構建國產飛機銷售融資支持體系做出有益探索。未來,工銀租賃將主動順應后疫情時代航空業發展趨勢,創新展業思維,積極探索貨機租賃等創新領域,不斷優化航空資產結構、提升資產管理能力,以自身的高質量發展托起航空中國夢。
海事租賃聯結“一帶一路” 服務建設海洋強國,支持中國航運業高質量發展
工銀租賃充分發揮自身綜合化、國際化海事金融服務能力,積極投身“一帶一路”倡議,助力建設海洋強國,有力支持中國航運業高質量發展。截至2021年5月,工銀租賃擁有船舶300余艘,海事類資產總額近1000億元,業務覆蓋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
積極服務“一帶一路”倡議,助力建設海洋強國,促進海事資源跨國互聯互通。工銀租賃深入貫徹“一帶一路”倡議“共商共建共享”理念,以船舶資產為切入點與“一帶一路”沿線優質企業深化合作,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合作和資源互聯互通。自成立以來,工銀租賃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企業合作開展船舶租賃超過150艘,覆蓋散、集、油、氣等各類船型,積極構建海事租賃業務生態圈。黨的十八大做出建設海洋強國的總體戰略部署后,工銀租賃充分發揮自身海事業務優勢,積極支持航運業、造船業等海洋經濟發展,助力保障我國能源、鋼鐵、煤炭、糧食等重要戰略資源安全。近年來,工銀租賃攜手國內航運企業和多家船廠,與國際知名鐵礦石企業合作,打造了全球最大的超大型礦砂船船隊,服務于從南美洲到中國的鐵礦石海上運輸,為我國鐵礦石供給保駕護航。
落實工商銀行“境內外匯業務首選銀行”戰略,積極促進資金融通。資金融通是“一帶一路”倡議中“五通”的重要一環。工銀租賃積極落實工商銀行“境內外匯業務首選銀行戰略”,加強集團協同聯動,依托海事租賃業務連接全球客戶和資源,不斷深化與工商銀行全球機構及重點客戶的外匯合作。在歐洲、亞太等“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工銀租賃借助海事租賃項目開展外匯產品聯合營銷,積極推動船舶退款保函等創新業務落地,持續拓展工商銀行外匯業務布局,助力提升“一帶一路”資金融通效能。
支持中國船舶工業高質量發展。自成立以來,工銀租賃始終將支持中國船舶建造、產品升級換代和“走出去”作為重要使命,通過金融滲透作用引導全球船東選擇國內船廠訂造高技術高附加值船舶,支持中國船舶工業轉型升級,累計為國內船廠建造的140余艘船舶提供超過300億元資金支持。2020年,工銀租賃向北歐某船東交付由國內船廠建造的2艘高端化學品船,打破了外國船廠在該領域的長期技術壟斷,支持中國船舶制造業實現技術突破。2020年12月,工銀租賃與歐洲某船東簽約,項目中5艘蘇伊士型油輪、2艘超大型油輪均由國內船廠建造。截至目前,工銀租賃26艘集裝箱船中有23艘由國內船廠建造。2021年6月,工銀租賃攜手國內船廠與全球某知名航運企業首個合作項目的國產大型集裝箱船正式交付,船舶各項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境內綜合租賃持續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助推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工銀租賃緊緊圍繞“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發揮租賃精準服務實體經濟優勢,以創新轉型不斷提升境內綜合租賃業務服務能力,發揮工商銀行“1+N”綜合服務優勢,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務。近5年,公司境內綜合租賃業務累計投放超過2000億元,涉及科技創新、清潔能源、電力工程、交通運輸、高端制造、信息技術、醫療健康、幸福產業等多個領域,現有設備數量超過3.5萬臺(套)。
服務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支持中國高端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多年來,工銀租賃不斷強化高端裝備制造領域租賃服務,于2013年通過直租方式為國內某軌道交通集團采購總價約10億元的國產機車(設備),自2020年以來通過直租方式為國內某市地鐵項目采購6臺大型盾構機,資金直達裝備制造商,為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持。持續強化清潔能源領域租賃服務,近三年累計投放風電、光伏、水電等清潔能源項目超100億元,其中,在貴州與某央企子公司合作開展8億元光伏設備直租,在江蘇與某省屬重點能源企業合作開展20億元海上風電設備直租,有力支持各地清潔能源項目建設。注重強化科技民營企業租賃服務,于2017年支持國內某科創民營企業自主研發生產的導購機器人銷售,通過直租方式助力企業快速回款,相關項目2019、2020年連續兩年入圍銀行業協會和中小企業協會聯合評選的“金融服務中小微企業”優秀案例。積極支持中資企業走出去,于2015年通過創新交易結構,支持國內某通信技術企業與歐洲知名電信企業實現跨國設備租購,助力中國企業拓展國際市場。
主動對標國家戰略,落實工商銀行“重點區域競爭力提升戰略”,集結精兵強將服務重點戰略區域。工銀租賃緊盯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中部地區、成渝地區五大重點戰略區域,積極發揮銀行系租賃公司集團協同優勢,協同分行推動租賃產品和信貸產品差異化融合互補,優化聚集戰略資源,構建起覆蓋重點客戶的營銷網絡,持續加大“新基建”“兩新一重”“三新一高”等領域營銷展業。2021年以來,工銀租賃境內綜合租賃投放項目中80%以上分布于五大重點戰略區域,相繼在重慶、南京、廣州等地支持5G基礎設施建設、生物醫藥平臺高端基因檢測設備購置、科技園區產業項目實施,有力服務重點戰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助力提升工商銀行市場競爭力。
支持實體企業抗擊疫情。2020年,面對突發疫情,工銀租賃積極貫徹中央和工商銀行黨委關于金融支持抗擊疫情有關工作部署,迅速開辟租賃專項綠色通道,支持國內產業鏈、供應鏈、運輸鏈暢通運轉,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疫情初期,工銀租賃快速響應、特事特辦,主動與醫療機構、設備生產企業溝通,圍繞戰“疫”亟需的醫療設備量身定制最優融資方案,為醫療企業高效提供診斷設備專項融資。隨著疫情形勢好轉,工銀租賃深入落實工商銀行“春潤”“春融”行動,主動對接企業復產復工、經營周轉需求,助力國內交通運輸企業戰“疫”保運,“一戶一策”向航空公司提供緊急流動性支持,努力為中國民航業紓困解憂,為實體企業抗擊疫情和復工復產貢獻金融力量。
“關山初度塵未洗,策馬揚鞭再奮蹄”。立足建黨100周年、“十四五”開局之年的重要歷史節點,工銀租賃將在工商銀行黨委正確領導下,從黨史學習教育中賡續紅色基因,汲取發展新動能,深入踐行金融報國的初心使命,夯實理想信念之基,凝聚同心同德之魂,匯聚攻堅克難之力,努力朝著建立世界一流租賃公司的愿景目標前進,在托起航空中國夢、服務“一帶一路”倡議、助力海洋強國建設、助推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新征程中砥礪前行、再創輝煌,為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實體經濟、助力工商銀行綜合化發展貢獻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