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經濟正由高速增長階段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值經濟新舊動能轉換、結構調整的關鍵時期,我國融資租賃行業也站在了轉型升級的路口。面對新的監管環境和新的市場機遇,如何進一步提升投融資能力、實現可持續發展,成為擺在租賃公司
面前的重要課題。
11月9日,在由融易學金融學院、深圳市金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辦的第一屆中國融資租賃總經理高峰論壇上,來自業內的專家學者和租賃公司的高管圍繞新時期融資租賃行業所關注的國家戰略機遇、監管政策、轉型路徑等熱點問題進行了深入討論,共同探尋當下租賃產業發展新動能。
緊抓發展機遇 融資租賃大有可為
“中國的融資租賃業方興未艾,大有作為。”國家開發銀行原副行長、中國開發性金融促進會執行副會長李吉平在會上表示,過去10年,我國租賃業的資產規模體量得到了快速擴張,發展至今日,融資租賃已成為促進實體企業銷售、融資和為中小客戶管理投資風險的綜合性金融工具。
目前,新的經濟環境正在催生新的發展需求。伴隨著對外開放力度的進一步增強和“一帶一路”倡議的大力實施,租賃行業迎來了新一輪發展機遇。
外經貿部原副部長龍永圖表示,融資租賃能夠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出重要作用。實際上,“一帶一路”沿線的廣大發展中國家,在建設機場、港口、鐵路、高速公路等基礎設施方面有著巨大的資金需求。租賃行業集合融資和融物于一身,恰可精準切入這一市場,發揮出支持“一帶一路”合作、助力制造企業“走出去”的關鍵性作用。
與此同時,軍民融合也成為租賃行業關注的一片“藍海”。航天科工金融租賃有限公司董事兼總經理楊博欽表示,隨著軍民融合市場的進一步打開,租賃公司可以瞄準軍民融合領域,面向大中型國有企業,優先支持以軍民融合為代表的國家重大發展戰略,進而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推動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
擁抱監管變革 促租賃行業健康發展
實踐證明,租賃行業的發展既需符合經濟趨勢,也需擁抱監管政策。
租賃行業的規范監管正在持續推進和落地中。
今年5月,商務部發文將融資租賃公司制定經營和監管規則的職責劃歸到銀保監會,這標志著長期以來租賃業多頭監管態勢正式劃上了句號。6月7日,銀保監會致函各省要求督促相關部門履行監管職責,加強監管,建立聯系機制,登錄系統填報信息,開展融資租賃企業摸底工作。而就在11月8日,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北京市金融工作局)成立,按照要求負責對融資租賃公司依法依規實施監管。
與會嘉賓認為,正確認識新監管背景下的發展機遇和挑戰,是融資租賃公司應對未來發展變局的重要準備。
“監管的統一將推動租賃行業走向更加規范、健康可持續發展道路。”國銀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黃敏表示,隨著監管的調整,未來租賃物的規則、登記要求、價值評估將有望走向統一,同時融資租賃公司經營業務規則、經營信息的報送和統計也將進一步明確。這些都將對融資租賃公司的健康有序發展起到利好作用。
在恒鑫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張利鈞看來,隨著監管環境的逐步完善,融資租賃行業在未來將呈現三種發展趨勢。第一,行業內存在的“類信貸“和通道業務將受到進一步抑制,一些不做業務的空殼公司和通道公司也將會被清理。第二,就國外成熟經驗來看,立足于產業金融,打破主要依靠利差的生存現狀,發展直接租賃、經營性租賃業務也將成為融資租賃公司轉型的重要出路。第三,拓寬融資渠道,加強同業的租租合作,銀租合作、投租合作將成為發展亮點。
找準市場定位 走專業化經營道路
談及租賃公司未來發展方向,貴銀金融租賃有限責任公司總裁羅曉春認為,租賃公司將進一步朝著實體化、專業化、綠色化、小型分散化、設備化和民營化方向發展,在有效服務實體經濟的大方向上,持續在綠色金融、民營企業、機械設備等領域加大業務投放力度。
實際上,行業內已有不少公司在探索專業化轉型的發展道路,涌現出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專業發展模式。如國銀租賃的“大客戶”模式、遠東宏信的“金融+產業投資”模式、中關村科技租賃的“創投租賃”模式等,均是在產業金融領域有所深耕,具備一定的競爭優勢。
中關村科技租賃有限公司總經理何融峰表示,要實現真正的突破轉型,就需找準在市場中的定位。找準定位就需要抓住新需求、拓寬新空間。
黃敏也表示,找準市場定位需要以價值創造為主線,在分析自身資源的基礎上,切入細分市場和相應的產業鏈環節。租賃公司不單單是做一個資金提供商,還需深度融合產業,用科技賦能,培育好商業模式和發展能力。
此外,李吉平表示,在業務創新過程中,租賃公司還需建立起一套規范合理的業務流程制度。只有確保業務操作中符合法律法規等政策,才能有效保證融資租賃自身的行業口碑,從而獲得市場和合作伙伴的信任,贏得未來發展新機遇。